荷蘭台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迎新活動:到荷蘭教授家中作客

在 TU Delft 的 Introduction Program 中,有一系列幫助新生融入環境、認識朋友的活動。
除了大型派對外,也有比較溫馨的小聚會,其中一個我報名的就是 Eat & Meet。
顧名思義,就是分組到荷蘭人家裡吃飯,透過餐桌交流來認識彼此。
這種活動對剛到荷蘭的我超級I人來說,感覺新鮮又有點緊張。

TU Delft迎新活動 到荷蘭教授家中作客

我被分到的這組有兩位衣索比亞同學和一位瑞典同學。
我們由一位 TU Delft 的荷蘭教授開車接送,目的地是他位於 Delft 東邊八公里外的小鎮
車程大約 10 多分鐘,如果騎腳踏車則要 20 分鐘左右。

教授一路上還跟我們分享,這個地區其實低於海平面 3–4 公尺,如果哪天潰堤,後果不堪設想。
這讓我突然意識到,這就是荷蘭「低地國」的真實日常啊!

順帶一提,聽說荷蘭最高的「山」才 300 公尺,跟台灣玉山差了 13 倍,這對台灣人來說真的超難想像。

TU Delft迎新活動 到荷蘭教授家中作客

聊到交通方式,教授果然展現了典型荷蘭人的精神:每天騎腳踏車通勤到 Delft,不管刮風、下雨還是下雪,照樣風雨無阻。

他還笑著說,冬天下雪的時候騎車特別過癮,因為要保持身體溫暖,所以會騎得更快,15 分鐘就能到。
聽得我滿頭黑人問號,又風又雨又下雪,這種天氣我可完全不想騎車虐待自己啊!

更誇張的是,他還分享自己不久前和兒子一起騎腳踏車,一路騎了六天到奧地利旅行
真的是狂人行徑,完全打破我對腳踏車的想像。

TU Delft迎新活動 到荷蘭教授家中作客

到了教授家,晚餐正式開始前,他先帶領大家做禱告。
原來教授是基督徒,而其中一位衣索比亞同學也是虔誠的基督教徒,兩人馬上聊起信仰,對話熱烈,好像這是什麼小型的神學論壇。

TU Delft迎新活動 到荷蘭教授家中作客

觀察外國人吃飯也是很有趣的事,我發現餐桌上只有我一個人拿湯匙吃飯,其他人都是用刀叉。

吃飯時,他們會用刀子把飯推到叉子上再送入口中;吃麵的時候,會先用刀子把麵切成幾段,再用叉子挖起來吃。

這種感覺,也許就像外國人看我們拿筷子吃披薩一樣驚訝吧XD

飯後甜點是冰淇淋搭配巧克力醬。
那盒巧克力外觀看起來像「巧克力牛奶」,但倒出來卻是稠稠的質地,原來是要當淋醬用的。

TU Delft迎新活動 到荷蘭教授家中作客

聊天過程中,教授得知我是從台灣來的,立刻問起台灣與中國的關係,甚至直接拋出「中國是不是認為台灣是它的一個省,而你們覺得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?」這類敏感問題。

這一晚也讓我深刻體會到自己英文程度的不足。
大家英文都流利,雖然口音各異、語速飛快,但彼此都能理解,而我常常聽得一頭霧水。
那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很真實,也提醒了我,出國留學前,英文真的要練好,不只是課業,連日常社交都會影響很大。

TU Delft迎新活動 到荷蘭教授家中作客

飯後,我們走到教授家的後院散步。
後院正對著一條運河,河邊種滿蘆葦,隨風搖曳。
教授還說,冬天河面會結冰,他的兒子們就直接在家門口的運河上溜冰。
聽得我超羨慕,這才是北國生活的浪漫吧!

TU Delft迎新活動 到荷蘭教授家中作客

整體來說,這場 Eat & Meet 對我來說比派對更適合。
沒有震耳欲聾的音樂與擁擠的人潮,而是能夠近距離感受到荷蘭家庭的日常,體驗文化差異。

雖然有點語言障礙,但也正因如此,更提醒我在留學生活中必須努力提升英文。
對剛來荷蘭的新生來說,這種活動滿值得參加的!

▼ 荷蘭自由行必備 ▼

更多 TU Delft 文章

Thankyou illustration

謝謝觀看,如果對我的圖文有興趣,歡迎追蹤 IG 或 Facebook

👉👉 IG: @sika_artist 👈👈
👉👉 Facebook: 昆妮的奇幻之旅 👈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