鵝公髻山:走進新竹五峰的迷霧森林,小百岳NO31

鵝公髻山是編號 No.31小百岳之一,海拔 1579 公尺,位在新竹與苗栗交界處,屬於中級山。
它是賽夏族人的聖山,名字的由來據說是因為山形像公鵝頭頂的肉冠,但我自己是看不太出來啦哈。
從新竹市區往山邊望過去,可以看到鵝公髻山頭常常雲霧繚繞、若隱若現,整座山看起來神神秘秘的。

鵝公髻山

鵝公髻山總共有四個登山口: 一、二、三號登山口都在新竹五峰,四號登山口在苗栗南庄。

其中最熱門的是第三登山口,位在「山上人家」裡面,要付入場費。
那條路線相對平緩,爬完還能在山上人家喝咖啡、吃東西、欣賞風景,是不少人首選的路線。 而第四登山口聽說難度比較高。

13:10 起登

這次我們走的是第一登山口,有停車場(停一次 100元)跟廁所,非常方便。

鵝公髻山停車場

廁所小小的,不過還算乾淨。

鵝公髻山 廁所

我們大約 13:10 開始爬。
這裡偶爾會聽到烏鴉「啊啊啊」的叫聲,平常在其他地方滿少聽到的。

鵝公髻山 第一登山口

一開始是稍微陡峭的水泥路,走一半還看到一群猴子家族匆匆忙忙過馬路!

鵝公髻山

從登山口一路往裡走,前段還是寬廣的水泥路,到了盡頭變成一條泥土路,而且整條路幾乎被茂密的芒草給吞沒!

那些芒草每一叢都比人高,整片垂在路中央,幾乎看不出原本的登山路在哪裡。
走著走著,我心裡一直在想,這真的是登山路嗎?還是我走錯了?

要前進就得不停撥開那些芒草,走起來超費力。

芒草葉子又又硬又尖,一不小心就被割到,如果你走的是第一登山口,真的強烈建議要穿長袖長褲,不然手腳上一定會被劃出一堆小傷口。

鵝公髻山

穿越那片芒草地的時候,眼前還瀰漫著霧氣,能見度滿低。

鵝公髻山

前方終於出現一個明顯的入口,像是打破了某種結界,總算要正式開始登山了!

鵝公髻山

13:50 走進森林步道

穿過那片讓人懷疑人生的芒草叢,進到神秘的入口,眼前的景色完全變了,是一整片高聳的杉樹林。

途中看到岔路口,右邊那條是往鵝公髻東北峰的方向,聽說那邊展望比較好,不過我們這次就沒走過去。

鵝公髻山

沿途的步道大多是土路混著石頭,踩起來有一點滑,但整體不難走。

鵝公髻山
鵝公髻山

這裡的樹都長得很高、很筆直,空氣裡瀰漫著淡淡的霧氣,光線穿透樹梢時變得柔和又朦朧。這種林相在低海拔山區很少見,通常要到像鵝公髻山這樣的中級山,才能看到這樣的森林景色。

鵝公髻山

這天剛好是秋天前夕,地上鋪著一些松樹葉,有的是黃綠漸層,有的是咖啡色,滿漂亮的。

鵝公髻山

途中有大枯木擋住道路,需要攀爬而過。

鵝公髻山

森林裡安靜而神秘。

鵝公髻山

爬到一半,突然在前方草叢裡看到一隻山羌!
牠和我們對視了一下,沒被嚇到,淡定地又低頭繼續找東西吃。

鵝公髻山 山羌

我們去的那天是陰天,整個山頭都籠罩在霧裡,空氣濕濕涼涼的。
前幾天才剛連續下了好幾天的雨,本來還有點擔心路會不會太滑,不過實際走起來覺得狀況還好,泥土雖然有點潮,但不至於難走。
(如果是從山上人家那條路線走,那應該會都是泥濘。)

鵝公髻山

爬到一半的時候,突然下起雨來。
幸好這段山路幾乎整條都在樹蔭底下,茂密的樹冠把大部分的雨都擋掉了。
耳邊只有滴滴答答的雨聲,偶爾有幾滴水從葉尖落下,打在外套上。

鵝公髻山

15:10 登頂

走了差不多兩個小時,我們終於登頂了!

鵝公髻山 三角點

不過鵝公髻山的山頂其實展望不太好,四周被高高的樹林包圍著,幾乎看不到外面的景色。

鵝公髻山 山頂

可能因為我們是下午才開始爬,整段路上幾乎沒什麼人。
上山的時候只遇到幾位登山客簡單打了招呼,下山時更是完全空無一人,整條山路很安靜,只有我們兩個人的腳步聲。

17:10 回到停車場

等我們回到停車場的時候,時間已經接近傍晚五點多,天色微暗,整趟下來爬了將近四小時。

Thankyou illustration

謝謝觀看,如果對我的圖文有興趣,歡迎追蹤 IG 或 Facebook

👉👉 IG: @sika_artist 👈👈
👉👉 Facebook: 昆妮的奇幻之旅 👈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