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ipei, Taiwan
金瓜石神社:日治時期遺留下的百年黃金神社遺跡
當你踏上前往金瓜石神社的石階,眼前的景色就好像將時光拉回百年前的日本殖民時代。
曾經繁華的金瓜石神社,如今只剩下石燈籠、鳥居與斑駁石柱靜靜矗立。
我從黃金博物館附近的輕便驛台車軌道旁,沿著陡峭的階梯往山林深處走去,大約20分鐘便可抵達本殿。
盛夏的午後,陽光灑在石階與雜草之上,蟬聲此起彼落,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森林氣息。
周圍幾乎沒有其他遊客,彷彿自己來到日本某座深山裡的神秘神社,一個走進電影裡才會出現的場景。

金瓜石神社歷史
金瓜石神社,又被稱為黃金神社、山神社,是台灣歷史上第三座神社,在1898年(明治31年)由當時礦山經營者田中長兵衛興建。
當時金瓜石剛開始開採金礦,礦工們常受到土匪威脅,大家人心惶惶。
為了安定人心、保佑礦工平安順利,在山上建了這座神社。
這座神社主要供奉的是三位日本神祇:
- 大國主命:開拓土地神
- 金山彥命:礦業金屬神
- 猿田彥命:平安引領神
到了1936年(昭和11年),台灣礦業公司又重新整修神社,不只讓它成為當地礦工的信仰中心,也成了當時唯一的休閒公園。
神社周圍種滿花草樹木,還有涼亭可以休息,當時每年夏天都會在這裡舉辦盛大的「山神祭」,場面熱鬧非凡。
現在神社的建築大多已經損毀,只剩下石燈籠、鳥居、柱基。
過了本殿繼續往上走,還可以通往本山四坑遺址與地質公園。
這座充滿歷史故事的神社,在2007年正式登錄為新北市市定古蹟。
金瓜石神社探密
從黃金博物館附近的輕便驛台車軌道旁出發。
這裡曾經是金瓜石神社第一鳥居的所在,如今已不復存在。

爬一小段階梯會看到兩個大大的石燈籠,開始有進入神聖領域的感覺了。

路邊有地圖顯示金瓜石神社遺跡所在,會先經過石燈籠、鳥居、噴水池遺跡,接著轉個彎才會到主殿。

穿過石燈籠抬頭一看,是金瓜石神社的第二鳥居,也是這次爬山看到的第一鳥居。

從高處往下看的樣子。

途中會經過第一座鳥居的遺跡,雖然鳥居早已被摧毀,但現場特別將散落的碎片重新拼接排列,還原出當時的樣貌。

再轉個彎走一小段路,會在看到兩個石燈籠,恭喜你即將抵達主殿。

金瓜石神社的第三鳥居。

在戰後,金瓜石神社遭到了國民政府的破壞,如今只剩下象徵陰陽道的臺座與部分結構殘跡。
信仰的核心已不復存在,取而代之的,是山林間流傳著的一些靈異傳說,為這座古老遺址增添幾分神秘感。

左側是第一代御手洗,裡面貼上了一些關於金瓜石神社的歷史解說。

神社遺址的視野非常好,可以眺望茶壺山與基隆山,還有整個金瓜石山城。
山海交織的絕美景色讓人忍不住駐足流連。


神社石柱遺跡,背後是綠油油的茶壺山。

從社殿看向神社的樣子。


網路上不乏關於金瓜石神社的靈異傳說。
但我們是大白天前往,陽光普照,沿途只覺得風景壯麗、空氣清新,一點詭異的感覺也沒有。
不過如果你膽子比較大,傍晚時分來訪,也許能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氛圍!

金瓜石神社山神祭
站在如今的金瓜石神社遺跡前,眼前只見斷垣殘壁、雜草蔓延於階梯與殘柱之間,四周一片靜謐。 很難想像,百年前這裡曾是熱鬧非凡的信仰中心。
在日治的五十年間,金瓜石神社除了平常是個安靜的信仰場所,到了每年夏天也會舉辦熱鬧的「山神祭」。
祭典期間整座神社搖身一變,充滿歡樂氣氛、色彩繽紛,成為整個聚落的重要活動。
每到六月,整個礦山幾乎全面放假,不僅有祭祀儀式,還結合煙火、歌舞表演、戲劇演出、相撲比賽等各式娛樂活動,礦工與居民齊聚一堂,熱鬧非凡。
不論是學生的演唱、藝妓的舞蹈,還是祭典中的共飲神酒、歡呼萬歲,整個聚落洋溢著歡慶氣氛。
甚至連當地漢人信仰的「迎媽祖」活動,都會因為神社祭典日期調整而跟著改期,可見兩種宗教活動的密切關聯。
如今卻已人去樓空,曾經熱鬧的山神祭已漸漸被人們淡忘。
金瓜石神社承載著礦業興盛的歷史,也見證了信仰與時代的變遷。
雖然神社早已不在,但站在殘留的石階與鳥居遺跡前,彷彿仍能感受到過往的氣息與那份莊嚴神聖的氛圍。
金瓜石神社交通
- 火車轉公車:搭火車至瑞芳車站下車,轉搭公車 177/179/788/856/965/1062/F802 等,在「黃金博物館」站下車,在園區內依指示走到黃金博物館,在博物館附近依指示找到通往金瓜石神社的階梯入口
金瓜石神社資訊
- 地址:新北市瑞芳區金光路8號黃金博物館
- 開放時間:全年無休
▼ KKday 優惠碼 看這裡 ▼
- 優惠時間:即日起至 8/31
- 專屬連結:KKday 官網 西卡專屬連結
- 透過專屬連結下單的折扣優惠碼:
- 【KKAFF93】全站單筆滿 2000 享 93 折
- 【KKAFF400】單筆滿 4000 折 300
- 【KKAFF1000】單筆滿 10000 折 1000
- 【KKAFFTOUR88】行程不限低消 88 折(最高折 270 )
- 【AFFNEW88】Wifi/SIM卡/簽證全站 9 折(最高折 200 )